空之净防尘减霾窗纱
普通窗纱
空之净防尘减霾窗纱
普通窗纱
对比项目 | 空之净防尘减霾窗纱 | 传统窗纱 |
使用目的 | 阻挡可见灰、花粉、尾气和雾霾 | 阻挡蚊蝇等虫类 |
材料 | 含氟聚酯纤维 | 玻璃纤维、PP或金属丝 |
密度 | 200至300目(每平方英寸200-300孔) | 20目以内(每平方英寸20孔) |
窗纱结构示 意图放大10倍 |
![]() |
![]() |
颗粒阻隔率 | 可见灰90%以上,雾霾70% | 不具备阻隔雾霾等细小颗粒的功能 |
透气性 | 4.68立方米每秒(相当于传统窗纱40%) | 10立方米每秒以上 |
透光性 | 70% | 90% |
易清洗 | 好 | 差(容易缠绕棉絮等) |
耐用性 | 质保两年,日本当地测试7年无出现自然开裂现象 | 2年内出现自然开裂的现象很普遍 |
防火性 | 不易燃,不阻燃 | 未改性处理的玻璃纤维和PP材料易燃 |
制造成本 | 高 | 低 |
产地 | 日本 | 中国 |
空之净防尘减霾窗纱
空气净化器
对比项目 | 空之净防尘减霾窗纱 | 空气净化器 |
工作原理 | 主动防御(主动将污染物阻隔在室外,避免进入室内) | 被动净化(在室内空气被污染后开始净化) |
初装成本 | 按每家2扇窗纱计算花费一千多元 | 中高端进口空气净化器一台数千元 |
运行成本 | 不用电 | 消耗电能 |
更换成本 | 基本不用更换,清洗即可 | 3至6个月更换滤网,成本千元左右 |
抗霾效果 | 对雾霾阻隔率70%左右 | 净化雾霾效率可达99% |
室内有害气体 | 通风透气,使室内有害气体自然析出 | 活性炭滤网对甲醛苯等有害气体最初吸附 效果较好,一段时间后吸附饱和,反而开始 向外释放,长期使用效果不佳 |
新鲜空气 | 通风透气,室外新鲜空气自然进入 | 空气净化器为了延长滤网使用寿命,要求在封闭 环境下使用,新鲜空气进不来 |
其他 | 防雨、减少紫外线 | 空气质量自动检测功能 |
空之净防尘减霾窗纱
新风系统
采用空之净防尘减霾窗纱和空气净化器的组合解决方案,在净化效果近似的前提下,对比新风系统具有以下的明显优势:
1.采购成本低:几乎不到新风系统的三分之一;
2.安装简便:新风系统的安装相对复杂,要进行室内外施工;
3.清洁保养容易:新风系统的清洁保养非常麻烦,需要专业人员和专业工具才能进行;
4.无二次污染:新风系统如果清洁保养不及时,容易在管道内积累和滋生污染物,普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,而静电技术的新风系统还存在臭氧污染问题;
5.能耗和噪音:新风系统因为结构性的原因,通风管道内的直径不能太大,必须采用大功率的风力系统才能满足通风量的需求,因此在能耗和噪音方面表现较差;
产品的比较与选择
空之净防尘减霾窗纱
同类产品
对比项目 | 空之净防尘减霾窗纱 | 某德国品牌防霾窗纱 | 某国产品牌防霾窗纱 |
产地 | 日本 可提供完整报关单和关税单 |
宣称德国,目前无法提供报关单等证明文件 | 国产 |
防霾原理 | 微孔过滤+静电吸附 | 静电 排斥 | 微孔过滤 |
主要材料 | 含氟聚酯纤维 | PET+TPE | PET |
生产技术 | 编织 | 编织 | 化学溶刻 |
防霾率 | 高 | 低 | 极高 |
透气性 | 高 | 极高 | 低 |
透光性 | 高 | 极高 | 低 |
易安装 | 和普通窗纱安装方法一致 | 部分窗型无法安装 | 和普通窗纱安装方法一致 |
易清洗 | 好 | 中 | 好 |
防雨性 | 好 | 极差 | 好 |
耐用性 | 耐久性试验证明7年以上 | 宣称10年,无实验证明 | 宣称10年,无实验证明 |
产品的选择要面向实际使用环境:
目前市场上的防雾霾窗纱产品层出不穷,各有特点。但是,一个产品的技术性能是否优良,是否能满足需要,需要在实际使用的环境条件下,加以评判。
传统窗纱的主要功能:采光、透气、防蚊蝇。
防雾霾窗纱的主要功能:采光、透气、防雾霾。
上述两种窗纱的使用环境都是日常生活环境,即常温、常湿、常压、非腐蚀性、自然通风(无风扇等增压设备)等。
防雾霾窗纱需要面对室外雾霾的情景,也应该是自然界可能出现的雾霾情形。中国目前PM2.5浓度记录峰值是超过1000微克每立方米,即每立方米空气含有1毫克PM2.5。从我国实际观测的数据看来,浓度超过2000微克每立方米的情况很少。
并且,雾霾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,就是大气中的空气流动速度低,通俗的讲,有雾霾没风,有风没雾霾。
所以,防雾霾窗纱的主要工作环境,应该是PM2.5浓度低于3000微克每立方米,且无风或微风的环境下。
因此,采用真实雾霾空气环境中并不存在的条件来衡量防雾霾窗纱的性能,盲目追求个别极端指标,属于严重脱离客观实际的走火入魔的伪科学。
比如下面的条件,在客观实际雾霾环境中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:
1、人工制造高浓度烟雾,PM2.5浓度超过3000微克每立方米。
2、人工制造高风压,风力超过3级(风速大于3.4米每秒)
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,过分强调在极端条件下的过滤效率,必然导致采光和透气性的极具降低,使窗纱丧失了其最基本的功能。
综上所述,评价防雾霾窗纱产品的良莠,必须放在真实的使用环境中去综合考察,单独突出某项超越实际的指标,而忽略各功能之间的平衡性,都使得该窗纱产品不具备实际的使用价值。
联系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北二环太华南路大明宫中央广场B座2204室
联系电话:029-8102 9880
电子邮箱:info@